小丫头四十五度角望天,“我三岁练字,四岁学习百家姓和千字文,五岁背唐诗,六岁的时候,妈妈帮我请了五个老师,他们都说我是一个天才,我已经修完了小学课程,一手楷体字不知道多漂亮。”
“切。”
苏扬乐呵呵的听荣莹吹牛皮。
小丫头才多大?修完了小学课程?
那么说你转到嘉州后,和小妹一道上初中?
你不喝酒怎么醉了?
“来来来,笔给你,你来写。”
荣莹背着手不动,“我的墨宝不会随便拿出来。”
苏扬回三轮车里拿出两本古玩书,正是小胡子徐文丰送给他的。
苏扬昨天读了大半夜,读了不到十五页,看得头大了几圈。
两本书比起前一本,难度再度提升,专业术语连成片。
提到的很多基础性的东西一带而过,好像看书人应该知道似的!
问题是苏扬不知道!没了大量基础书籍打底,直接从基础知识引申高深论点,弄得苏扬欲生欲死。
不想输给乔娇,不想被小胡子看不起,苏扬特地时时带着,放在三轮里,打算空闲的时候读读。
将两本书递给荣莹,学着荣莹的样子吹牛。
“小胡子徐文丰送给我两本相当容易的古玩书,读起来完全没难度,你说你是一个学习天才,拿去瞧瞧,不懂的地方过来问我,不过我想你年纪小,应该读不懂。”
小丫头高傲的接下书,“我会读不懂?我妈妈的炒股书,我时常拿去看的,没有读不懂的时候。”
她迈起小碎步,一脸从容走到葡萄架下,翻开古玩书。
不到五分钟,一张从容不迫的小脸变成了苦大愁深的模样。
“呵呵,让你和我吹牛。学点三字经、千字文,背几首古诗就敢和我叫板?那两本书读不死不你!”
收拾了小丫头,苏扬心情大好,拿起扫把再次打扫起来。
以后前院作为收购站的主要阵地,越干净越好。
打扫不到半个小时,居然来了生意。
一名男子扛来两辆废弃自行车,放到苏扬面前。
“我看到外面有旧物回收的牌子,废弃自行车收不收?”
两辆女式自行车破损严重,一辆自行车大梁断了,上面布满锈迹,另一辆自行车没了后轮胎,车闸和脚蹬子也没了。
不知道放了几年,两辆车表面蒙了一层灰。
来人说道:“放家里三年,买了新自行车后,用不上它们,卖废铁价钱低,回家的时候看到你这里回收旧物,如果开的价钱合适,我卖给你。”
苏扬:“十块。”
来人喊价道:“它们是名牌自行车,当年很流行的,现在仍有不少人骑,你看上面很多零件能回收利用……你加十块,二十!”
“十二块!”
“小兄弟别讲价了,以前十二块钱不够买一个自行车轮胎的,现在自行车没有以前价值高,还是昂贵的东西,我给你减一块,十九”
苏扬没有手持屠龙刀的乔娇的讲价功夫,价格讲来讲去,最终以十七块钱的价格成交。
十七块钱远远超出来人的心理底价,收到钱时满是笑意。
“小兄弟你等着,我回头多叫街坊们光顾,一些人家又舍不得丢掉、又放着无用的旧物,正好卖给你。”
“谢谢了,我们回收站新开张,收购价格从优。”
送走来客,苏扬回屋找来工具,开始拆解两辆自行车。
大梁坏了的自行车,其它零件完好,另一辆大梁完好的自行车,缺少众多零件。
苏扬拆下轮胎、车闸、车蹬子等零件,安装到了大梁完好的自行车上。
为了不弄脏衣服,苏扬脱下外套和裤子,穿着一个大裤衩子干活。
葡萄架下苦读的小丫头,不经意间看了苏扬一眼,然后没有了看书的心思,小脸红扑扑的。
忍了又忍,还是迈起小短腿凑到苏扬跟前。
“你能不能穿上衣服?”
满是灰尘和油渍的苏扬抬头,“碍着你了?”
小丫头气呼呼的:“你一个大男人穿着大裤衩,我受得了吗?羞死人了!”
苏扬哈哈一笑,“哟,小屁孩懂什么叫害羞?农村像你一般大的孩子玩泥巴呢,在你一个小孩子面前,我用得着顾忌?”
“低俗!”小丫头从嗓子眼吼出两个字。
她低估了一个成年人的脸皮厚度。
苏扬笑容更大,“我本来就是一个低俗的人,不像一些人自诩皇族后裔。给你的两本书看完了?我们的小天才读明白了么?”
高傲的小丫头突然变得局促,“我……我……我有一些字不认识,你……有没有字典?”
“呀,原来我们的小天才有不认识的字,需要字典啊,哈哈哈哈哈哈……没有!”
苏扬不忘打击小丫头,“读不明白?不懂了?以后做人别太嚣张。也就我现在脾气好,放在以前,像你这样的小屁孩,我三个脑瓜崩弹哭你。”
“哼。”
被苏扬嘲笑一顿,小丫头忘了羞意,站在一旁观看苏扬修理自行车。
她看出了苏扬的想法,从另一个自行车上拆零件,安装到另一辆自行车上。
自行车看着简单,拆解过程不简单。
像有个轮胎里的车条弯了,得先把自行车放气,拆下车条掰直,再安装里胎和外胎。
尤其是与脚蹬子相连的车轴,里面全是黑油,弄起来很脏,要小心里面的轮珠,掉在泥土地上不容易找到。
苏扬修了两个多小时,完整的拼凑出一辆完整的自行车。
惊得小丫头张大了小嘴儿。
苏扬拿出湿抹布,从头到尾擦了一遍,然后用干抹布擦干水分。
一辆八成新的飞鸽自行车在太阳下熠熠生辉。
小丫头目瞪口呆,“太不可思议了,你拼出了一辆自行车!”
苏扬也很满意,他以前没修理过自行车。
家太穷,上学时净看别人骑自行车了。
他初中、高中,全是走着上学!
天不亮起床,从大王村走到嘉州!
他不是班里最苦的,有和他一样穷的人家,距离嘉州更远。
那时苏扬最想要的就是一辆自行车!
如今小妹即将升初中,不出意外,她每天要从大王村走到罗阳镇,就读罗阳镇中学。
有了自行车,小妹不必吃他当年的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