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小仙日常去王妃的屋子里请安,这次遇见了老王爷。老王爷正在王妃的服侍下换上便装,休沐日,不用上早朝。
昨夜又是十五团圆日,按照皇家规定,必须与正妻同寝。
孟小仙向两人请安。
“起来吧。”王爷语气威严,虽身材矮小,体格宽厚,但脸上满是皇家的威仪。他是唯一一个能留在京中的王爷,是圣上的同胞兄弟,颇得圣上信任。
孟小仙不敢造次,安静的站在一旁,低着头,耳中听着夫妻俩的谈话。
“王爷,旭儿跟我说他要出府,要不这次便应了?”两人口中的旭儿便是大公子刘旭。
“应什么?他出去丢的还不是安王府的脸?你想让那些人怎么看我,让他们说我有个痴傻儿子么?”王爷生了怒火,胡子乱动。王妃忙伸手安抚:“王爷息怒,再怎么说旭儿也是我们的孩子,他从小到大都未出过府,你便应了他的请求吧。”
“不可能!我倒真希望没有那个孩子,他作为我的嫡长子,竟是那番德性,你看他连涎水都兜不住,真是丢脸啊!”王爷怒摔衣袖,大步离开。屋内只余王妃掩袖哭泣和在一旁安静的孟小仙。
孟小仙待王爷走后,赶忙扶起王妃,安抚道:“母妃勿要伤心了,保重身体。”王妃随着力道起身,泪水花了妆。她沉默的一会儿,拉着孟小仙一道坐下:“好孩子,苦了你了。”
王妃拭去泪水,理了理衣服,又变成了从容的模样。红唇一启,往事娓娓道来:“我那时怀胎十分艰苦。体质虚弱,这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弱病,怀了旭儿和宣儿,那段日子十分难熬。”
“双胞产子十分不易,又因我体弱,孩子们没满足月便出生了。当时的旭儿要比宣儿壮一些,模样也更俊俏一些,王爷和我都很开心。这是我们的儿子,他是王爷的嫡长子,是未来的世子。”
“他很聪明,又机灵过人,很小的时候就能分辨出他人情绪,我和王爷都乐于看到他这样,王爷为了培养他,下了很大功夫。”
“我以为这样的生活能更长久些,却没想到一切都变得太快了。”
……
南方水患,河道决堤,许多村庄和庄稼被摧毁,损失惨重。南方的一些重镇又遭遇了地龙翻身,民众死伤无数,疫病横行。
朝廷将要派官员去赈灾,代表朝廷之意安抚民众,众臣子在朝堂下争吵起来,讨论赈灾的法子,可细一听,无人愿意前去。
此刻安王爷站了出来:“臣愿意前去赈灾,护我宏国百姓。”
“好!安王,你可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啊。”
此前太后大寿,筹办寿宴,使得国库空虚。各大家又互相推脱,迟迟不敢捐银,安王爷便带领一队人马,去各大家收集“金银”。
此举惹怒众人,但碍于安王爷身份,只得作罢。
安王爷远离盛京,南下赈灾,他深入病区,亲自救治受伤百姓,中立和同好的官员去解决河堤之事,所到之处,民众无不称好。
渐渐地,安王爷被更多人所知,声望提高,隐隐有了功高盖主之意。皇帝当做从未耳闻,举办庆功宴,召安王爷回京,为他接风洗尘。
安王爷回京是,盛京盛京百姓夹道欢迎,好不热络。
一时间风光无限。
-
刘旭就是在这场庆功宴上出的事。
宴会豪华,有美姬献舞,塞外烈酒,珍奇食物数不胜数。皇帝在宴会上赐王爷奇珍异宝,夸奖王爷。
“朕这个弟弟,有勇有谋,心中有天下,有百姓,此次赈灾,功劳最大,该赏,该赏!”
“臣,谢陛下。”
君臣共饮,宴会鼓乐不停,将场面推向高潮。
王妃坐在王爷身边,身旁是她所出的双胞儿子,刘旭和刘宣。她看着王爷,眼中皆是崇拜之意。王爷将刘旭抱在怀中,逗弄着:“父王的东西都是旭儿的。”
刘旭刘宣两兄弟此时已经五岁了,刘旭活泼机灵,刘宣安静内向,论谁更受关注,当然是刘旭。
刘旭抱着王爷的脖子,乖巧道:“旭儿不要这些,旭儿只要父王平安就好。”
王爷得意的亲了刘旭的脸颊,又将他抛向空中:“我的好儿子!”
此时婢女们呈上梨汤,供大臣们醒酒。
王爷拿起梨汤,先喂了刘旭。刘旭乖巧的喝下,王爷又从王妃那里拿出帕子,擦拭刘旭脸上的水痕。
变故就在一刻间发生。
刘旭突然软了身子,向一旁倒去,王爷赶忙把碗放下,查看刘旭的情况。
“旭儿,旭儿,你怎么了?”王爷拍打刘旭的脸颊,王妃也着急的去查看刘旭。
慌乱引起了上位的注意:“这是怎么了?”
皇帝看到刘旭的样子,大喊:“快传太医!”
-
刘旭不停地吐出血迹,意识不清,太医院救治三天三夜,费尽心力将他从地府拉了回来。
当刘旭再睁开眼,原本清澈的眼仿佛蒙上了雾,连表情也变得呆呆地。
王妃心疼的抚摸刘旭的脸:“旭儿,你怎么样了,不要吓母妃啊。”
王爷也坐在一旁,为刘旭掖了掖被脚。
刘旭听到声音,将头转向一旁,他呆愣的看着女人,口中控制不住流出涎水,发出了混乱的声音。
“太医!太医!这是怎么回事!”王爷大喊,外间的太医急忙赶到,为小主子号脉。观脉象,观眼,沉默半刻,摇了摇头:“小主子受毒药的影响,损伤了神志,命是保住了,但此后,只怕……”
“只怕什么!”
“只怕会是痴傻……”
皇帝严查宴会,揪出了下毒之人,竟是一个宫女。
宫女哭诉王爷的始乱终弃,所以才有了投毒之举。皇帝当场刺死了此女,又赏赐安王爷千金,权当赔偿。
安王爷看那宫女陌生的面庞,他并不认识那人。
又想到旭儿的模样,咬咬牙,回了府。
只怕这是功高震主,皇帝给他的警告。
“我的旭儿,就这样成为了权力的牺牲品。”王妃淡淡道。那时的暗流涌动此刻也只是简单的话语,可其中辛酸也只有经历之人所能体会。
“晚书,如果未发生那件事,那一切就又都不一样了。”
“儿媳明白。”孟小仙附和。
“所以你要尽快诞下子嗣,生出来王府的嫡孙,这也是你以后安身立命之本。”
“是,儿媳明白。”
看到孟小仙听话的样子,王妃满意的点点头:“近来旭儿多向我提起你,说你很不错。还要求出府为你买东西,可见,旭儿的心是真真挂在你身上的。”
孟小仙似不好意思的低下头,脸庞有了红晕。
王妃看着她她的样子,语中有深意:“要知道我儿可从来没说过为我和王爷买点什么。”
孟小仙听这话急忙表态:“儿媳和夫君一定会孝顺王妃,王爷的。”
“好啦。”王妃拉过她的手:“我知你意。做父母的就希望看你们恩恩爱爱,平平安安的,你和旭儿要好好过日子。”
“至于旭儿说想要出府,到时候我和王爷准许,你便和他一块出去看看吧。”
安王爷到底是惦念着刘旭,又因为刘旭第一次开口提出出府,思考了一下,便同意了。
出府日,王妃为刘旭带了斗笠,让他的模样隐藏在白纱下。她目送刘旭坐上马车,心里难受极了。刘宣站在她身边,安慰着。
“你哥哥从来都没有出去过,我怕他出什么事。”王妃紧攥着刘宣的手,看向马车离去的方向全是不舍。
“母妃,放心吧,大哥身边的护卫都是有能力的,他们能护住大哥。”刘宣站在旁边,看向马车离去的方向。他的神情与声音不同,那张与刘旭相似的脸上全是淡漠。
-
集市上热络非凡,在盛京,朝廷为了促进买卖,钱货流通,特意在城西专设日夜不休的市场。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奇事物便在那里进行买卖。
盛京的人除了会逛城中街的两旁商屋,也会专门去城西淘东西。
马车便驶去城西,并未在城中停留。城西人杂,盛京的贵人只有少数会去,大多数还是会留在城中。那里遇见贵人的情况少些。
张嬷嬷服侍在侧,为刘旭擦着掉落的口水。她是刘旭的奶嬷嬷,也有半个母亲的职责。孟小仙坐在一旁,掀开帘子朝外看了几眼。
“夫人请放下,勿往外面看了。”
孟小仙看了张嬷嬷一眼:“为何?”
“当心受风。”
车子停下,车夫搬下梯子,扶贵人们下车。车后面站着两排王府家丁,都是有力气的护卫。
车夫护着刘旭下车,刘旭的身子歪歪斜斜,差点摔落,车夫忙搀扶,待其站定后,擦了擦额上渗出的冷汗。
“嘿嘿……好玩……好玩。”刘旭拍着手,将白纱攥向一旁,看着人山人海的集市,感到十分新奇。
张嬷嬷下了车便拉住他的手,防止他乱走。
孟小仙稍稍落后,看着走在前面的二人,心里想着,真像母子二人的出行。
她正要慢慢欣赏,突然张嬷嬷回头叫住她:“夫人,你来扶着公子。”
她沉默着,看了张嬷嬷一眼,伸出手拉住刘旭。湿冷的触感让她不自觉打了个寒颤,她又悄悄看向张嬷嬷,嬷嬷似没注意到这小插曲,她便放下心来。
刘旭的手劲够大,她想要挣脱,却让刘旭越抓越紧。
“放开。”她小声说。
刘旭往前走着,边走边晃悠两人相握的手。
“……放开。”她小心翼翼的挣扎着,突然刘旭的手指滑向她手心,激起一阵痒意。孟小仙不自在的后退一步。这一举动,让刘旭停下。
刘旭站定,转身,突然弯下腰与孟小仙对视。“你好奇怪啊。”他拉长音,疑惑的看着她。
张嬷嬷此时也注意到,站在一旁,看着两人。
“怎么了?”孟小仙不自在的问,一边伸出空闲的手拍拍刘旭,似是安抚。
“为什么,为什么你不让我拉手。”刘旭说着话,口水又不自觉的落了下来,透明的液体滴落在孟小仙的手背上。这让孟小仙更不自然了,全然不管张嬷嬷的监视,使劲挣开了刘旭。“这天太热了,所以不想牵手。”
刘旭看着孟小仙,下一秒嚎啕大哭,声音把周围路过的人都吸引了,路过的人小声议论着他们。
“这群人在闹什么?”
“谁知道呢,奇怪……”
孟小仙不知所措,尝试去哄刘旭,但并不能让他停止哭泣。最后还是张嬷嬷出手,安抚住刘旭。
一行人这才能继续前进。
孟小仙故意错开了几步,拿出手帕隐蔽的擦拭手背。
口水干在皮肤上的味道,直教她反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