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公子新婚,咱们听竹院需要人手,于是流玉又到了咱们院。前天夫人让她在内间伺候,这才有了机会。”
“有了什么机会?”
“我听王妃院里的小婢女讲,流玉现在成了二公子的人了!”
“哇!以后流玉就是主子了!”
“先别瞎说,这只是我从旁人口中听说的,不一定真……”
“……”
大家说说笑笑,讨论着流玉的去向。只有南晚书在担忧,也不知流玉这一去是好是坏。
当她知道流玉和二公子之事的时候,她想总有那么一天流玉会光明正大的到二公子身边,但没想到这么快。
谁是那个推手?
她想到了孟小仙。
-
流玉来到茗苑,先去拜见了郭氏,郭氏恢复了平静,冷冷的看着她。
“你是母妃批准了的人,我不能拒绝你到来。但是你记住,这个家由我掌,你也要服从与我。”
“是,妾明白。”
“哼,你倒也自觉。”郭氏拿过茶,放到一边桌子上。她示意碧玉,碧玉上前带着流玉去了住处。
那屋子在茗苑的最里处,离主屋有些距离。光线也不强烈,屋子里都是尘土的味道。郭氏给她派了个婢女,瘦小无比,脸色也蜡黄。此刻那婢女跟在流玉二人身后,默默无闻。
碧玉送她到了屋子,冷笑一声:“你也是好福气,期待你日后的表现。”
流玉充耳不闻,礼数周全:“碧玉姐姐慢走。”
“停,我撑不起你这句姐姐。”碧玉一甩衣袖,似是甩掉见不得的脏东西,快步离开了。
这下小屋里剩下流玉婢女二人。婢女上前行了礼,这算是主仆俩第一次见面请安,流玉受了一礼后,拉她起来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奴婢叫芦芽。”
“好,你以后既跟了我,那就好好服从于我,我不会亏待你的。”
“奴婢省得。”
-
这厢郭氏把茶盏里的水倒进盆栽里,坐在椅子上生着闷气。
碧玉回来时,她起身拉住,问:“那小贱蹄子如何?”
“她倒是自得,没表示什么不满。我想她私下在估摸着坏话,要给二公子说呢。”
“哼,她就是那样的人。我拉着夫君不让他去那屋就是了。”郭氏思索片刻,为了保险,又叫了通房含玉过来。
“你记住,如果夫君有想去流玉那屋的意愿,你一定要拉住他。”
“是,奴婢省得。”
刘宣不久后便回来了,郭氏忙上前伺候他换衣。
“夫君近日劳累,便在我屋里歇息吧。”郭氏主动牵住刘宣的手,拉着他到了里屋。
新换了院子,婢仆们正整理屋内。碧玉催促她们手脚麻利些,一会儿,众人便将房屋收拾干净,有序离开。
碧玉走在最后,轻轻地合上门。
郭氏带着刘宣走到床边,扶着他坐上去,又温柔的牵起他的手:“夫君辛苦了。”
刘宣已经许久未见她温柔可人的样子,回拉住她:“不辛苦,你更辛苦。”
此话一出,郭氏红了眼眶。试问天底下做妻子的,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看到自己的付出。她将头贴在刘宣的胸膛,听着那有力的心跳。
“我只希望你安好,子烨安好。”
她抱住刘宣,用了些力,刘宣顺着她的力道倒在床上。她俯身轻吻他,脸颊羞红。刘宣伸手抚摸她的脸,感受那脸上的热度。
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,郭氏卸下了端庄,用碧玉教给她的办法取悦刘宣。
刘宣心安理得的受下了。
未到晚时,主屋叫了热水。
婢女们红着脸抬水到主屋。
私下讨论主子们不知节制,未到夜晚便行周公之礼。
-
休沐日后,刘宣留了假期,能在庄子上多歇几天,而王爷被圣上派到了外地巡查。
王妃问清楚并无内情后,高兴极了。趁着七月初天气好,带着众人去了不远处的金鸣寺。此次出行之人不包括郭玉荣和其他子女们。
因后门离山寺的距离要近些,王妃定了大家从后门出发。天微微亮,一辆辆马车向金鸣寺行去。
南晚书是随行的人,跟在孟小仙的车旁。这次大公子也出了门,一开始十分活跃,期待着出行,可到了车上,又沉沉睡下了。
王妃挂念着他,曾询问大夫到底是为何,大夫说只是暑热无神,嗜睡无碍,不用担心。
庄子看起来与寺庙相隔不远,但是实际的路还是有些远的。顺着爬山路向山顶前行,众人都有些累了。
到了寺院,住持来迎接贵客。
此次出行要在寺院里居住些时日,吃斋饭,做祈福之事,再在七月半之前回去。
金鸣寺是皇家寺院,有皇家专门的居住地方。小沙弥引着众人到了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。
周围的绿植隔绝了寺院里香客的声音,闹中取静,颇有禅意。
王妃带着孟小仙去大殿祈福,又去了拜了送子娘娘。
“这回有观音娘娘的保佑,你一定能尽快怀上的。”王妃拍了拍孟小仙的手。
-
昏暗的光线下,两个人纠缠着。空气中尘土漂浮,落在了一人的肩膀上。闷热潮湿,气氛紧张。在被众人遗忘之地,两个人一同去往极乐。
孟小仙紧紧抱住刘宣,脸上的表情似痛苦似愉悦。刘宣沉默的回拥住她,将她抱进自己的身体里。
“母妃说……让我尽快怀上孩子……所以你要用力啊……”
“当然……”
疾雨初歇,小窗被他开了个小口,混着青草的空气涌进屋内。
刘宣抱着孟小仙,享受片刻安宁。他的手抚摸着孟小仙的手臂,孟小仙倚靠在他的怀里。
这处无人之地,将会成为他们的极乐窝。
虽然计策失败,但是……
刘宣看向孟小仙。
倒能从另一处来监视。
-
每到初一,金鸣寺都举行盛大的庙会,从山脚到山顶,热络非凡。学子们求功名,年少者求情缘,也有祈求家人安康,平安顺遂之人。
主子们慷慨,放了婢仆们半天假期。众人做完自己的事,便三三两两结对去前殿祈福了。
南晚书得了孟小仙恩准,也出去凑个热闹。
人山人海,庙中那颗长青不老松,每个枝丫上都挂着祈福红布。南晚书绕着看了一圈,看到了许多人真诚的祈愿。
她又逛了各大宝殿,里面的佛祖菩萨们金身加持,宝相庄严。南晚书一一跪拜,倒也没有许什么愿。
路上遇见了认识的人,她乖乖的去打招呼,获得大家温柔的抚摸。她理着弄乱的发型,继续往前走着。
烟气弥漫,檀香缭绕。南晚书回头,看到香客们皆被笼罩在烟雾之中,每个人虔诚的许愿所求之事。南晚书看着这场景,一时间有些呆住。
世人所求,平安顺遂,幸福安康。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
她好似明白了什么。
她来到大殿,面对着巍峨的佛像,有些出神。一旁沙弥默默念着经书,木鱼的敲击声让她静下心来。
她闭上眼,双手合十。
一愿家人安康,二愿朋友平安喜乐,三愿自己前途光明。
南晚书拜了又拜,小小的身体蜷缩在蒲团上。在这大殿上,竟如沙尘般渺小。
这时,走来一人。
南晚书睁开眼,月白色的衣衫映入眼帘。她刚要起身,一双手伸向她。
那手白而修长,骨节分明,腕处有红绳牵绕,衬得那手倒像是玉做的。
她下意识的搭上那手,抬头望去,却望进一片澄澈之中。
周围都安静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