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,古称吴,又称姑苏。姑苏城外有一座庙叫做寒山寺。
寒山寺历史悠久,却不甚宏伟,历史至今已修葺多次,方可保持完整。寒山寺不是佛教大寺,却格外有名。起因皆源于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《枫桥夜泊》。
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”
诗人于时中举,列为人上人,本应欢欣鼓舞,但却恰逢国家危难。国若危亡,个人得失还有何用?所以于枫桥对月吟诗一首,以寄托诗人的忧国情怀。
梅雨时节,整个姑苏都被笼罩在一片如雾气般的细雨当中,接连数日见不到太阳。寒山寺自然也被笼罩在那蒙蒙细雨之中。潮湿的天气令寺里寺外都很冷清,一天下来只有寥寥几个香客前来祭拜。
潮湿的空气令寺内有一股发霉的气味,让人很是烦躁,可偏偏这寒山寺乃清修之地,压抑的情绪难以得到排解。
“好无聊”。一个穿着休闲服饰的青年抱怨道。
旁边的小和尚瞥了他一眼,嘴一撇,心里抱怨道:“师傅怎么会答应让这种人在寺内长居呢?”
其实青年并不是寒山寺的僧人,只是一个旅客。
青年仿佛察觉到了小和尚的怨气,嘴角微微翘起,露出了一种贱兮兮的笑容。小和尚见状惊出了一身冷汗,原先他要使坏的时候就是露出这种笑容。
青年摸了摸小和尚的光头,笑眯眯的说:“小师傅,出家人怎么又如此之重的怨气呢?”
小和尚回击道:“步施主,现在理应是静修的时候,你这般无视寺规小心被罚。”
青年不在意地笑了笑:“不知道小师傅,在静修之时都在想些什么呢?”
小和尚说:“静修就是静修,想其他的做什么?”
“也就是说小师傅静修如此之久竟毫无收获?”青年故作惊讶地说。
小和尚闻言涨红了脸:“你,你胡说,静修本身就是收获的过程。”
“非也,非也,静修只是为了让头脑更加清醒,这种时候人于天地自然的距离就会被拉近了,体悟自然也更简单,倘若什么都不做,什么都不想,其实只是在浪费时间罢了。”
小和尚嗤道:“那你都想了什么?”
青年笑了笑说:“我又不用静修我能想什么,不过我倒是趁这些实践多看了几眼那些漂亮的女施主。不知道小师傅有没有注意过,今天上午来的那个穿白衣服的小姐姐,那身材,那脸蛋,简直了。”
小和尚哪里还听得下去,当即就羞红了脸,忍不住想要逃跑。此时,传来一阵笑声。伴随一声佛号,一个俊秀至极的光头出现在两人身后。
“归尘兄当真是性情中人,不瞒你说那位女施主小僧也觉得实属国色天香。”
步归尘眼睛一亮,“无来大师,也是这般觉得?果然有品位。”
无来微微施礼,说到:“不过此行小僧并非是来与归尘兄探讨那弱水三千,而是小僧的师傅有情,托小僧前来告知。”
步归尘眼睛微眯:“苦心大师?也对,在山上也呆了有段日子了,该是走的时候了。”
无来带步归尘穿过走廊来到一个独立的破旧屋子面前。
屋子前立着两座与人同高的佛像,只是面庞有些模糊。倘若佛像著在屋子中还没有什么,可在门外实在是有些奇怪,至此步归尘也没有想通。
屋子上挂有牌匾,写着佛念堂。
虽然之前来过几次,步归尘总是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诡异气氛,当下打了个冷战。
屋内传来急促的敲击木鱼的声音,却是静心不成反受其扰。
“师傅,稍安勿躁”
木鱼的声音稍有停顿,随后伴着一声长长的叹息,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,“无来啊,带步施主进来吧。“
无来推门而入。
苦心一抬头,眼底竟闪过一抹妖冶的红色,在昏暗的房间中显得甚是可怕。
无来担心地喊道:“师傅!”
苦心长舒一口气,挥手道:“无碍。步施主请坐”
步归尘虽然感觉道苦心似乎有些不对劲,但也没有多想便坐了下来。
在步归尘眼中,苦心大师嘴角上翘,眼角下垂,似喜似悲,难测深浅。苍白的胡须虽长却十分稀疏,但皮肤却异常光滑,竟是连年纪也分不出来。记得当年苦心说在这里可以找到他想要的答案,步归尘本来不想留下,便是因为这高深莫测的苦心才留了下来。
苦心问道:“步施主在寺内呆了有些时日,不知可有所收获。“
步归尘笑了笑说:“收获谈不上,毕竟我想要的答案没有得到,又能有什么谈得上是收获呢?“
“人生短短数十载,何必苦苦追寻。凡有所相,皆为虚妄,有的时候真相也许并非如你所想。“
“佛祖说过什么我不在意,可如大师所言,人生短短几十载,如若不去追寻些什么,那这人生有何意义,这几十载与一刹那又有何分别,存在于不存在又有何分别。“
苦心点点头,忽然睁开了紧闭的双眼,眼中爆发出一种只属于少年人的精气神,便是所谓的少年气。
“那你可曾想过,人生若不止这数十载,可逾百年,千年,乃至与日月同寿,又当如何?”
步归尘闻言愣了一下,略一思索,说到:“那会很无趣吧?”
谁知无来竟笑道:“长生不老乃历代王侯将相所求,到你那里反而成了无趣之事,实在有意思。”
苦心略一点头,“步施主确实有异于常人,也许这便是原因所在。看来步施主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。世界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,也许就是它本来的样子”
在回家的大巴上,步归尘一直在思索苦心的话,“这便是原因?实在是想不通。”说罢略一摇头,脸上满是无奈。他又看了看临下山时无来赠予他的那本《金刚伏魔神通》,话说让他好好研读,无奈之色更甚。在山上无来便显出与众僧不同的伶俐,可没想到除此之外他还如此的不靠谱。什么神通,上山的时候山门小贩卖30元一本的纪念品也当礼物送给他,抠门都这么的清新脱俗。
但闲来无事,步归尘便开始翻阅起来。起初步归尘还觉得莫名其妙,但越看越觉得书中的人物动作似乎真的别有玄妙。“难道真是什么武林秘籍不成?”但随后连步归尘都觉得这个想法着实好笑,“应该只是什么强身健体,清心静欲之类的功效吧,不过还挺有意思的。”
这时候一个面容青涩,皮肤黝黑的少年坐到了步归尘的旁边。步归尘扭过头去,瞥了一眼。这个少年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,挺拔的身姿有种刚毅的气质,薄厚适中的嘴唇微微绷紧,整个人虽然放松但短短的寸头,板正的衣服却显得他有一种一丝不苟的感觉。
少年将包放在了座位底下,转过头来看了步归尘一眼。步归尘清秀的面容和文弱的气质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,少年伸出手来,说到:“你好,我叫周昊一,很高兴认识你。”步归尘也微笑着伸出手:“步归尘,觉得合适叫我尘哥,不合适叫我小步就可以。”周昊一闻言也是一笑,很给面子的说:“好的,尘哥。“
说罢大巴便启动了,步归尘不来准备继续看手里的书或者睡一觉,但谁知此时周昊一此时却眼神一亮,吃惊的说:“尘哥,你这本书是从哪里来的?“
步归尘不解道:“怎么了,有什么不对劲吗?“
周昊一四处张望了一下,压低声音说:“这本书不一般啊,你是圈子内的人?不对啊,你身上没有那种感觉。“
步归尘满脸问号,“你在说些什么,这本书只是山上的一个不正经和尚给我的。“
“上山?和尚?是寒山寺的和尚?“周昊一连问道。
周昊一的好奇心让步归尘有些不舒服,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。
见步归尘不予回答,周昊一也知道自己有些激动了,压低声音说:“尘哥你不愿意说也没什么,毕竟人人都有自己的秘密……”但周昊一还没说完,就见一只手将书递了过来。
周昊一怔了一下,却听到步归尘说:“拿去看吧,反正我也不懂。”
这下倒是让周昊一有些手足无措,他压低声音说:”尘哥你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拿着何种宝贝,你真的愿意让我看。“
步归尘嫌弃地推开周昊一,说:“说话就好好说话,别靠这么近。这本书在你那里或许是个宝贝,但在我手里,却是连普通的白纸都不如。假如这真是个宝物,我也不愿意让宝物蒙尘。就当……就当我送你了,如果你发现了什么把心得告诉我就好了。”
周昊一感动到:“尘哥,我也不拂你好意,但今后有什么困难,叫上兄弟,保准站在你身边。”
步归尘微微一笑,仿佛并不在意。
倘若周昊一对自己的《金刚伏魔神通》有所觊觎,那么他是不会直接告诉步归尘这是个宝物的,而一般人也不可能参透其中奥妙,与其自己费力不讨好,还不如找这个思想单纯的小兄弟打打工。想着步归尘便露出了一副计划通的表情。